写书一月有余,正好赶上卷末,那就说说感想。
这本书成绩其实不太行,我也早有预料,本来就是写给我自己看的,有更多同道中人看,会有些高兴,没什么人看,虽然心里有数,但也免不了有些沮丧,不碍事儿就是了。
说说写书的初衷,最初看的第一本书就是诛仙,在图书馆看的,当时就很震撼。诛仙全文篇幅不算长,却把故事讲的极好极动人,其中有些道理,也是回味无穷。
然后看的凡人修仙传,图书馆里它一整套书恰好就放在诛仙的下面,在这之前,我从没想过能把故事写成这样。修仙的孤独,感情上的疏离,逐渐的成长,小心翼翼,绝不上头的主角,忘语先生的文笔极好,能把一切点滴细节都事无巨细的铺陈开来。
后来看书,修真类的很多,一心求道长生的人有,肆意红尘的人有,阻我机缘,身怀宝物而不予我便是杀我全家者也有,只是名字大抵是记不住了。
大抵核心就是,天地如炼,唯争一线,不争不抢,便是死字当头。
这道理好像又没错,商人争利,农夫争水,恩客争妓子,战士争生死,君王争江山,文人争声名,圣人争香火,仙人争大道。
好像世上万物,不争不行。
接着便看了总管的雪中,又看了剑来,这才明白,原来这个道理本不是道理,道理不该如此,只是世道如此,所以它才成了道理。
我想象中的修真,不是这样的,我希望修真者都帮忙立起高楼,抵御天灾,探索星际,开发人工智能,建造虚拟世界,进化人类,然而这不现实,人有了力量就会有欲望,就算他没有,也会有人逼着他有。
于是我又想起了雪中里李玉斧好似歂须帝绝地天通一般的壮举,天人永隔,断绝飞升,是条路子,但是不好走。
再后来,看了三生万物作者笔下的杀神者,深有感触。
一座生吞活剥,满是血腥的修真界,一群见人就杀的猎杀者,太过残酷,太过狰狞,也太过触目心惊。
无论如何,我希望人活在世上,无论是圣人仙人还是凡人,都能有个讲道理的机会。
所以我就开始写这本书,书里藏着我关于修真这件事所有的臆想。
这本书有主角吗?是女性主角吗?
有,且并非女性主角。这本书在我的想法中应该是一本群像剧式的书,但是它仍然有着固定的主角,只是不止一位。
纵观全书,监察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大主角,这本书描写的,也是监察官们的故事。
其中更具体一些的,是高居监察院顶峰的七位座主,再具体一些,是天尊。
群像式的写作前有红楼梦,有水浒传,后有总管,我的文笔还很差,这方面还差的很远,日后还请各位多多包涵。
因为我很佩服总管,所以里面也有很多致敬总管的地方,诸位能看出来就再好不过了。
说回剧情,这一卷篇幅很短,只有九万字,总体上而言只能算是全书的序章。
我希望通过这一卷,写出监察院如今的地位,它的内部构成,院内风气,以及与修行界的种种交集和打交道的方式,九万字,在我心目中已经达到了这个目的。
在这一卷中我写了很多隐喻,比如第三章今日得见监察院,明面上,是指秦濛见到了监察院内部的风光,其实也指她见到了监察院首领,也就是天尊,算是我的小小心机。
接下来的剧情发展,我会着重于在现代社会中,监察院各司之间处理的大小事件,日常生活,以及七位座主的生活轨迹,通过这些描绘出我臆想中的那个世界。
整个故事其实就是与书名相呼应的过程,监察院会越来越像天庭,七大座主会在登天成神的路上越走越近,既是监察院在登天,也是监察院内所有人在一齐登天。
这本书嘛,大纲是有的,怎么写,写什么,也明白,只是我手残,一章四千字,要码三个半小时,懂的都懂嗷。
顺便一提,我今年上大四,迄今为止发的,都是疫情期间的存稿,到了学校还要上课,上完课还要实习,加上手残,所以更新可能保持不了一天一更了,我的读者虽然不多,但还是对诸位深感抱歉。
看到这里,对不起,浪费您生命中宝贵的三分钟看了一篇废话,还有,谢谢。